定期口腔健康檢查的意義:
(1)口腔常見疾病如齲病、牙周疾病等,多為緩慢發(fā)生的。早期無明顯癥狀,一般不易自我察覺,到出現(xiàn)疼痛等不適癥狀時可能已經發(fā)展到了疾病的中晚期,治療起來比較復雜,患者也會遭受更大的痛苦,花費更多的費用,治療效果還不一定十分滿意。定期進行口腔健康檢查,能早期發(fā)現(xiàn)口腔疾病,及時治療口腔疾病。
(2)定期口腔健康檢查時,醫(yī)生還會根據口腔健康狀況,采取適當?shù)念A防措施,預防口腔疾病的發(fā)生和控制口腔疾病的發(fā)展。
(3)定期口腔健康檢查時,醫(yī)生還可發(fā)現(xiàn)一些全身性疾病在口腔的表征,并采取相應措施治療全身性的疾病。
什么是定期口腔健康檢查?
定期口腔健康檢查,即在沒有口腔疾病或自己沒有感覺到有口腔疾病的情況下,進行的口腔健康檢查,而不是已明確自已有牙病或牙痛,才去就診。定期的時限隨年齡而異,一般成人每年檢查一次。
定期口腔健康檢查的分類:
1 ) 群體口腔健康檢查,了解人群口腔常見疾病的流行狀態(tài),依據需要和可能,制定防治計劃,達到"有病早治,無病預防的目的。
(2)個體口腔健康檢查,明確個體口腔健康狀況,指導個體采取維護口腔健康的具體方法。
計劃懷孕時應接受口腔健康檢查:
孕婦的口腔健康不僅關系到孕婦自身的健康,還與胎兒的生長發(fā)育息息相關。妊娠期口腔疾病產生的疼痛和不適, 輕者會影響孕婦進食, 導致營養(yǎng)失調,重者口腔炎癥會擴散全身波及胎兒,增加胎兒流產或早產的風險,甚至導致胎兒畸形。因此,女性在計劃懷孕時就應主動接受口腔健康檢查,及時發(fā)現(xiàn)并處理口腔疾病或隱患,不要帶著口腔疾病懷孕。
從第一次口腔健康檢查開始定期關注兒童口腔健康:
兒童的第一次口腔健康檢查應在第一顆乳牙萌出后6個月內,也就是兒童1歲內進行,主要是檢查兒童乳牙萌出情況并評估其患齲病的風險,提供有針對性的口腔衛(wèi)生指導并建立兒童的口腔健康檔案。
兒童1歲以后應每半年進行一次常規(guī)的口腔健康檢查。①檢查有無齲齒、牙齦及口腔軟組織健康狀況、牙列和咬合情況以及牙發(fā)育情況等。②對患有早期齲的兒童應盡早進行充填治療。③實時進行防齲措施,如窩溝封閉、氟化物防齲。④在對進行兒童口腔健康檢查時,口腔醫(yī)生還應對家長提供適當?shù)目谇槐=∽稍兎⻊,講解并示范如何進行口腔及牙的清潔和護理。
老年人應每半年至少進行一次口腔健康檢查:
由于老年人口腔解剖生理的特殊性,口腔疾病發(fā)展變化速度快,口腔自我修復能力減弱。定期口腔健康檢查的目的在于及早發(fā)現(xiàn)疾病。檢查的內容包括齲病(尤其是根面齲)、牙周病、口腔黏膜病、口腔癌等?谇粌葰埩舻难栏,如經常腫痛應盡早拔除,牙過度磨耗形成的銳利牙尖等要及時磨除和調合,以防對口腔軟組織及顳下頜關節(jié)造成損傷。口腔健康檢查最好半年一次,一般至少也應1年檢查一次,發(fā)現(xiàn)問題,及時治療處理。